消除性侵犯,是消滅加害者就可以嗎?

性侵犯變成為個人問題,咁,性侵犯的關係性和社會性去咗邊?

說性侵犯的發生,是侵犯與霸權文化的延伸,就等如加害者可以為自己做過的開脫嗎?他們就不用承擔責任嗎?還是,反過來他們可以由此更認識要對抗的是什麼!而被侵犯人士也可以了解自己被侵犯與社會沒有創建平等尊重的生活環境有莫大關係!

由誰來承擔在生活中對抗性侵犯的責任呢?妳、你是如何想的呢?

...說實在的,我們還可以積極正面一點嗎?從源頭共創平等、尊重多元價值、開口問和聆聽性表達意願的社群關係嗎?這是更省力、又持續性的進路!

...未完...交流討論繼續...

《耶教能人》009已經出版!

【#關懷性大眾】

基督教協進會於今年年中公佈教內被性騷擾經驗研究報告及獻議,同期亦有多位牧者被指控性侵男女教友,引來迴響不斷。有教會選擇沉默回應,也有教內不同組織舉辦講座,推動教會設立防治性騷擾政策。

幾個月之後的今天,相關的講座和課程仍有舉辦,不過還是有牧者在問答環節提問:「是否要男女分開坐,連握手握到甚麼程度都要列明?」在教會的性教育仍然停留於「姊妹的裙不能太短,會令弟兄跌倒」。這種種現象,反映教會對性並不認識,更因為恐懼而將之變成更大的禁忌,難以宣之於口。可是,就連婚外性行為、同居等如同十誡一樣的要求,在教會內仍禁之不絕,不恰當的性表達真的可以單靠禁絕來處理嗎?

性騷擾的發生,既是加害者的問題,也是教會性教育失敗的問題。她瑪呼喊,我們聽見,是時候急起直追了。

====================
專訪一 源頭消滅加害者的(不)可能性
專 題 教會的抉擇
專訪二 見步行步性教育──專訪女神學者黃慧貞
====================

《耶教能人》實體雜誌訂購表格:
http://goo.gl/forms/JVdey5VEB3

寄售點:
突破書廊(沙田及佐敦)
基道書樓(旺角及銅鑼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