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3.17 明報 –  親友攜手同行 輔導性罪犯 免再犯

【明報專訊】性罪犯是十惡不赦的「金魚佬」、變態色魔、偷窺狂徒;他們對受害人造成難以彌補的傷痕,這樣的人值得同情嗎?
事實上,許多涉及風化案的性罪犯,都是「正常」不過的人,但隱藏在內的異常性行為,令他們變成了一枚潛伏人海中的計時炸彈;除了專家及社工之外,能夠伸出援手的,大概只有至親。
香港明愛家庭服務推出了「朗天計劃」,協助一群曾干犯或有傾向干犯性罪行的人,與其親人攜手「拆彈」,為他們重建健康平衡的生活習慣。
「我接觸過好些性罪犯,他們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恥,對於有侵犯別人的意圖,更加不敢向朋友及親人透露,他們只會把問題一直埋在心裏。」明愛「朗天計劃」項目主任江寶祥說。
明愛早年推出了「曉暉計劃」,服務一些童年曾受性侵犯的人,江寶祥是社工兼性治療師,接觸過不少受害者,他感到輔導侵犯者也不可忽視。
受害人成加害者
「在一些性罪案當中,大部分人都會同情受害者,但我看到好多侵犯者,童年也有過被別人侵犯的經歷。」受害人或加害者的角色像被複製一樣,如果不把這個結及早解開,不幸有可能會循環延續下去,因此,「曉暉計劃」促成了「朗天計劃」的誕生。
他指出,許多性侵犯者因為無法自制行為,犯罪後感到內疚又羞恥,卻不能控制自己不要重犯,但如果他們得到適當的輔導及治療,可以糾正行為的偏差——這正是幫助性罪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
「不過,他們要付出很多勇氣說出內心感受,這個過程中,能夠獲得家人的支持十分重要。」
然而,有好些性罪犯與家人的關係都不好,因此,「朗天計劃」不但為個人提供輔導,還希望改善他們的家庭關係、人際關係及社交技巧等,作一個全面的輔導服務。

內向兒犯性罪行
安仔(化名)正接受「朗天計劃」的輔導,他犯下性罪行時仍在中學階段,至今仍在獄中,一直支持着他的是母親曾女士(化名)。
其實,在安仔未犯事時,曾女士已發覺兒子行為有問題,但礙於不懂尋求協助,以致兒子犯下彌天大錯方恨錯難返。
「安仔很內向,我一直都感到很難跟他溝通,他的網上世界,什麼Facebook、MSN    、QQ,我都不懂,看到他整天對着電腦,真的不知道他在做些什麼。」她說,當察覺安仔有某些行為問題時,已出言相勸,但想不到用什麼方法阻止。
母親無助感自責
事實上,許多家長都跟曾女士一樣,對踏入青春期子女的教育感到力不從心,尤其關於他們的性傾向、性疑問及性困惑等問題,一時間真的不知道如何處理。
「我曾經擔心過兒子始終有天會出事,但他平日又乖又聽話,我真的想不到他會犯案。」
直至有一天,安仔涉嫌犯罪被警方扣留,曾女士的擔心成了事實。
「我覺得好震驚!也感到自責,當安仔的父親知道後,甚至哭了起來,為未有關心孩子而自責。」她難過地說。
「兒子一直都否認犯案,我最初相信他,曾經想過變賣居所聘請律師為安仔打官司,直至他在警方面前坦白承認一切,我才能接受現實。」
面對母親,安仔始終不說真話。作為母親的曾女士坦言,當在法庭上看到受害人作供,與安仔所說的版本完全兩樣,就知道兒子一直向她撒謊。
「我想,他想維持一個好形象,所以一直掩飾自己的內心。」既然對兒子無能為力,她只好尋求外界幫助。
獄中尋求輔導
曾女士到處尋找協助,最終找到了明愛「朗天計劃」的社工;兒子入獄,作為母親,無條件支持他,看着兒子接受輔導,她一樣不斷反省思過。
「安仔在單親家庭成長,自小缺乏父愛,回想起以前,我對他的管教十分嚴格,只着重他的學業成績,時常因為達不到要求而打罵他,傷害了他的自尊心。」曾女士說,兒子受審期間,聽到專家的背景分析﹕在這種環境下成長,安仔感到缺乏愛及自信,成了干犯性罪行的遠因,曾女士因而感到十分難受。
「我希望可以彌補他,讓他知道母親很愛護他,不要覺得人生太灰暗,日後還有機會重過正常生活。」她回想從前,如果跟兒子能像朋友一樣溝通,可以多了解他的內心;又若當初甫發覺孩子的行為問題就立即求助,那麼安仔就不會犯下嚴重性罪行。
明愛設立「朗天計劃」的目的,亦是希望能協助這些性罪犯改過自新,讓他們重過新生活,減少重犯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