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7.22 新報 – 九成性罪犯輔導後未重犯

【新報訊】明愛朗天計劃過去3年半,為逾200名曾犯過性罪行或干犯風化案的人士,提供性健康重建服務,協助他們對抗性侵犯誘惑,重建新生活,當中77%人是主動尋求輔助,初見成效,九成求助者未再重犯。
明愛朗天計劃由2008年10月起,為曾觸犯性罪行人士,提供社區支持服務。過去三年半,共為逾200人提供輔導,77%是自願主動求助,當中35%已服刑完畢、約18%被拘捕及正被檢控、24%曾性侵犯他人,但未有被揭發或未被檢控。另外23%正接受感化。
他們做出性侵犯他人行為,非禮(53%)及偷拍裙底照、在公眾地方自瀆、露體、偷內衣褲(39%)所佔比例較多,主要為30歲至40歲,18%為13至20歲青少年,亦有逾60歲。約三分之一求助者的家人參與輔導。經輔導後,九成人在過去兩年多未有重犯。

犯罪者自我形象負面
曾在地鐵車廂非禮的阿生,在網上色情資訊助長下,發覺觸碰到女性帶來成功感,興奮和刺激大於理性;而阿偉小時對性甚少接觸,在報攤、雜誌看到暴露相片,產生好奇心,而有過火行為,走入女廁偷窺,在僻靜地方非禮女性。求助者曾經好抗拒、有掙扎,但在投入去後,好像失去理性。行為過後又會驚,覺得影響家人。
計劃項目主任江寶祥表示,求助者覺得自己是衰人及因性罪行坐監,自我形象負面,當中有人重犯坐監兩三次。「他們自己知道問題所在,輔導先要肯定對抗誘惑的決心及承擔責任。」他說,找出助長問題的元素,因應各人不同的性侵犯問題,找出適合他們的對抗誘惑方法, 並支持開創新生活。「提醒佢不做的原因,有乜支持佢唔做,例如講到珍惜與家人關係、工作、不要違背良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