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4 明報 – 非禮案犯誓改過 : 為子做榜樣

出生於破碎家庭的阿成(化名),自小渴望美滿家庭生活。長大後他憑努力成為醫護人員,擁有幸褔家庭,其後不堪工作壓力要靠嫖妓「減壓」,卻因難抵心癮在港鐵非禮女乘客,一度令家庭陷入危機。幸獲妻子仍死守相隨,令他改過。他決意要為兒子做榜樣,「希望囝囝將來見到我家嘅努力,可以 令他自豪」。

 「我係一個全職湊仔公」,已近50歲的阿成說,每天早上6時便要喚醒7歲兒子,匆忙送他上學;下午接兒子回家,晚上檢查兒子功課、執書包,日復如是。在兒子眼中,他是一個嚴父,凡是都要求做到最好。但事實上,這位好爸爸背後卻有一個不為兒子知道的秘密。

原任醫護不愁衣食

7 年前,阿成與年輕十多年的太太結婚,不久誕下兒子。月入約4萬元的阿成不愁衣食,擁有不少人夢寐以求的中產生活。看似平凡幸福的家庭,卻在無聲中出現裂 痕。阿成回想當時,「醫院做嘢好大壓力,不停有新政策推出,自己畀自己好大壓力」,他開始北上「揼邪骨」來「減壓」,卻為自己種下心魔而鑄成大錯。

「呢件係去年夏天嘅事」,阿成似乎不欲多談。去年某日,阿成放工乘港鐵返家,但心魔作祟下竟按捺不住,在車廂內非禮一名約30歲的女子,對方突然捉住阿成的手,大叫非禮並拉他下車,「嗰刻呆晒,不停咁同佢講對唔住」,最終阿成被警察拘捕。

太太最終原諒 獻上無限支持

從 警署獲准保釋回家的路上,成為阿成一生中最難走的路,心中茫然盤算如何向太太交代,「連自己都接受唔到自己」。一如所料,太太得悉事件後傷心得淚如雨下, 更令二人婚姻出現危機,「佢之後一段時間都唔睬我」,一向不擅表達自己的阿成坦言,當時不知所措,唯有「陪多啲佢(太太),陪佢去買餸……等佢知道我好愛 佢,我好需要佢」。最終太太原諒阿成,對丈夫獻上無限的支持。

每次阿成上庭,太太定必現身支持,後來阿成被判入荔枝角收押所兩星期,太太每 天都風雨不改探望。為了令丈夫下定決心改過,太太又替阿成找社工及心理學家提供輔導。由於阿成案發後辭職,家庭失去唯一經濟支柱,婚後已多年沒工作的太 太,主動報讀再培訓課程,到酒店做房務員幫補收入。對於太太這份恩情,阿成坦言「我呢世都唔會忘記」。

兩星期的收押終過去,但由於溝通誤 會,太太並不知道阿成已獲釋,沒有到收押所迎接。阿成甫踏出荔枝角收押所,想也不想便衝向最近的電話亭,告知太太重獲自由的喜訊,太太立刻帶同兒子前往會 合丈夫。曾在港鐵站犯事而跌倒、致令與家人相隔的阿成,最終與妻兒於港鐵站重逢。車站內人流如鯽,卻無阻二人深深擁抱,「一家人終於都齊整番」,阿成語帶 嗚咽地說。

待兒子長大 坦白交代

阿成後來參加了明愛「朗天計劃」性健康重建 服務,現時已逐漸遠離心魔,「我承受唔起再一次失去家人」。回首過去,阿成不禁問自己:「我到底係咪一個好爸爸?」在兒子心中,阿成仍然完美無瑕。「但我 唔打算永遠瞞住佢(兒子)」,阿成突然堅定地說,「等個仔大個會同佢講番件事,同佢講做錯咗事就要面對,好想佢睇到我嘅改變」。

港鐵非禮舉報5年增六成

港鐵範圍內的非禮問題日益嚴重,去年鐵路警區接獲197宗非禮舉報,比5年前的121宗勁升逾六成。有專門幫助性觀念偏差者的社工指出,科技發達令市民更易接觸色情資訊,而且社會風氣吹捧性經驗愈早愈豐富的人,容易令人感到挫折而犯案。而犯案數字升亦反映市民保護自己的意識提高,較以往願意挺身而出。

明愛採敘事治療助性觀念偏差者

本港有不少機構為性觀念偏差 的人提供服務,明愛朗天計劃的性健康重建服務是其中之一。該計劃2008年10月獲賽馬會捐款成立,其「生命支援團隊」更全港首次採用敘事治療 (narrative therapy)方式,讓受助者透過視像錄影講述面對心魔的心路歷程,片段隨後會向義工播放,義工看過後會拍攝另一片段作鼓勵及回應,同樣過程將重複數次。朗天計劃輔導員兼社工王柏軒表示,計劃旨在讓受助者有機會發泄鬱結,然後藉義工的鼓勵說話加強參加者改過的決心,而參加者的樣貌亦會在片段中被遮蓋以確保私隱。

朗天計劃義工、正於浸大修讀社工碩士課程的許詩敏表示,社會對性罪犯一直存有偏見,但透過計劃深入了解他們後,發覺「原來佢哋都可以係好爸爸,同普通人無分別」。她認為若性罪犯願意改過,社會應該接納。

另一名計劃義工、曾修讀心理學的簡諾恒表示,社會上一直較集中幫助性罪行的受害者,但其實犯事者同樣極需幫助,而每個人犯事都總有原因。他舉例,以往有計劃的受助者稱自小受電視劇集影響,以為男女關係如童話般美好,其後卻發現現實與自己所想不同而感到沮喪。